【世界精神衛(wèi)生日系列宣傳】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指南
時間:2021-09-25
瀏覽:4204次
昨天家長群里突然發(fā)來了這么一則消息:
在消息中有一封三頁長的“遺書”。我能夠清楚的感覺到:眼淚積聚在眼睛里的速度越來越快......我甚至希望這是一則假消息:
能夠透過相關(guān)的內(nèi)容,看出這個女孩子平時應(yīng)該很乖巧,她把自己的所有財產(chǎn)整理好放在桌子上,一共3萬塊錢壓歲錢,還把學校里借書的明細也寫好留言叫父母去歸還。
“不會讓家里房子變兇宅,會讓自己死在外面”,女生臨走在遺書中甚至還考慮到家里的房子、自己的親人,看后讓人心痛心疼!
最后,她踩著自己房間的榻榻米跳下(樓)去,半夜,還在榻榻米上留下了紙條。
網(wǎng)傳女孩留下的三頁《遺書》:
少女行文邏輯清楚,我能想象她的生前,一如親戚所言“乖巧內(nèi)向”吧!看著這三頁“沉甸甸”的遺書時,內(nèi)心也是無比沉重:14歲剛剛才結(jié)束初一時光的小女生,在深夜挨著榻榻米寫下這些聲淚俱下的文字時,她該是有多么委屈和無助啊!壓死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,由女生父母親手完成遞送:在稍不如意的成績面前,他們不僅口中賜予女兒“最骯臟的辱罵”,更是家常便飯一樣,用著“冠冕堂皇”的辱罵,同時將拳腳、皮帶、電線抽打向10多歲的孩子身上……讓年幼的孩子內(nèi)心認定,“這輩子做盡了別人(父母)的出氣筒”。最后,女孩仍不忘提醒自己的父母,了卻自己無力承受之余的“身后事”:屯到了3萬元的壓歲錢和微信零用錢;被你們強行報名卻還沒有上完的羽毛球課;借而未還的學校圖書館的三本書……提醒父母把奶奶接來一起住吧,不要整天去那種地方旅游讓人家騙……為了死后不讓房子變成別人口中的“兇宅”,她甚至為此選擇了“跳出窗外”的死亡方式。
??聯(lián)合國兒童基金會和世衛(wèi)組織報告:自殺已成為青少年的第二大死亡原因,10至19歲青少年中,約有15%的人有過自殺念頭。北醫(yī)兒童發(fā)展中心數(shù)據(jù):中國每年約有10萬青少年自殺身亡,每小時11人死于自殺,40余人自殺未遂。上海地區(qū)有24.39%的中小學生,曾有一閃而過的結(jié)束自己生命的想法,認真考慮過該想法的也占到15.23%。
01.被忽略的孩子
??
每一個孩子自殺之前,都已經(jīng)被殺死了無數(shù)次。看似一時沖動的背后,是長期被忽視的情緒和痛苦。他們都已經(jīng)因為厭煩了這個世界,而一心向死。有人說,“孩子自殺,有一部分,是報復?!?/strong>“跳下去的一刻,要的就是這個結(jié)果。用自己的命,來換父母痛哭流涕。他心里是這樣的,后悔不后悔,不是那個時候想的事。成年人活的久了,活的圓潤了,知道忍一時,得過且過,小孩不是的,小孩的世界,恨起來,就是活一口氣。這口氣,你給我的,我還給你?!?/span>
02.孩子背后的問題
早在2014年,《世界青少年健康報告》就指出:2012年全球約有130萬青少年死亡,15-19歲為高風險階段。始于兒童或青少年時期的抑郁癥,對一生精神健康都會產(chǎn)生至關(guān)重要的影響。青少年患抑郁癥的比例很高,在澳洲為12.1%,瑞典為11.4%,法國13歲以下兒童中,抑郁障礙的患病率為10%。總的來說,兒童心理異??偦疾÷试?5%左右,而且患病率隨年齡增大而增高。精神心理??漆t(yī)生表示:孩子是最容易吸收整個家庭困難的,孩子病了,往往都是家病了,如果這整個家的病沒有治好,你只治其中一個人是不夠的。而許多家長,還無法邁過「心理障礙」這個門檻,一提到孩子心理有問題,他們的第一反應(yīng)就是:矯情、沒事找事、找理由不學習。
自殺傾向的孩子,父母都有著各種各樣的問題,有的有暴力傾向,動輒就要拳打腳踢。有的控制欲極強,所有事情都要順著他的意思來。還有的,非常信奉打壓教育,孩子所有的行為都被定義為做的不夠好。除了容易被忽略的心理障礙,在生理因素上,孩子也更容易產(chǎn)生自殺的沖動。孩子和成年人一樣能夠感受情緒、情感,卻沒有成年人的控制情緒和行為的能力。他們對身邊的事情更加敏感,情緒也更容易極端。也許你認為不值得關(guān)心和在意的一句話,對他來說都是情緒崩潰的引火索。你說一句:“你怎么不去死呢?”他可能真的就會死給你看。
大多孩子自殺都是選擇跳樓、跳橋這種很典型的莽撞、未經(jīng)深思的方式,這就是生理上沖動的表現(xiàn)。
03.缺乏必要的死亡教育
從小并沒有進行過死亡教育的孩子們,往往會認為死亡是暫時的、可逆轉(zhuǎn)的,甚至是快樂的狀態(tài)。有人說,這些自殺的孩子都是在替我們?nèi)ニ?。小小年紀的他們到底是經(jīng)歷了什么樣的思考和掙扎后,選擇和這個世界說永別。
每個孩子生下來都是不一樣的,但我們的社會卻總是愿意給孩子貼標簽?;顫婇_朗、外向健談就是好品質(zhì),內(nèi)向不愛說話、不愛交朋友就是壞品質(zhì)。其實不是這樣的,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點,不是把孩子培養(yǎng)成你想要的的樣子,而是讓孩子成長為他本來的樣子才是最好的。所以,你首先要先了解你的孩子,根據(jù)他的特點來教育。其實很多孩子是跟父母小時候有相像之處,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多想想自己小時候的煩惱、困擾,也許溝通就不會那么難。
而在日常的生活中,心理醫(yī)生也給出了大家簡單直接的10條建議:
當然,這只是為家長提供參考,每個孩子都有不一樣的特點和品質(zhì)。愛,其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,正確地去愛,更是每一個人一輩子學習的主題。